CATEGORY設計觀點
BLOG設計,終究是以人為本 —— NOVA DESIGN 資深產品設計師蔡彥祺的設計方法論
BLOG
「一個好的設計,應該要能讓使用者一看就懂,拿起來就會用。」在 NOVA DESIGN 浩漢設計明亮的會議室裡,資深產品設計師蔡彥祺 Stanley 直指心中對「好設計」的期待。2024 年初加入浩漢設計的他,過去在外商品牌累積了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如今以資深產品設計師之身份與浩漢設計一同打造多元產品線,從個人電子產品到生活用品,Stanley 始終堅持一個信念:設計不僅僅只是演繹美感,能夠真正解決使用者的需求,更是他設計的核心目標。
Stanley 坦言,加入浩漢設計是一項全新的嘗試。「相較於之前在外商品牌廠的經驗,浩漢設計服務的客戶更加多元,這讓我們必須具備更靈活的設計思維。」 Stanley 認為如此轉變不僅是工作環境層面,更代表著設計思維的擴展——從專注於單一品牌的產品線,到為各種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設計服務。
設計思維:在細節中尋找突破——從需求出發的設計方法論
「我通常會先了解這個產品是什麼類型,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例為例,就需要首先思考:是手持式的?還是要穿戴在身上的?」Stanley 分享自己面對新設計案時的思考框架。而這看似簡單的自我提問,實則蘊含著深層的設計思維。他解釋道,產品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之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設計需求:「如果是手持產品,我會多關注握持的尺寸、角度等人體工學細節;如果是穿戴式產品,則需要考慮不同族群使用者的需求。」
在設計流程上,Stanley 分享團隊採用了系統化的方法拆解設計思考:通常會分幾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實際訪談和問卷調查,再加上網路上的資料蒐集,得到初步的資訊基礎後,緊接著會將這些資訊條列化、系統化,讓設計方向更加清晰。
在謹慎的資訊整理之後,「視覺化階段」則是設計流程中關鍵的轉折點:「把蒐集到的資訊轉化為草圖,這個階段會比較天馬行空地去發想。」Stanley 強調,視覺化的過程不僅是個人的創作,更是團隊共同激盪的重要環節。「我們會把各自的圖像貼在牆上,大家一起檢討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時常會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意。」這種開放式的討論模式特別值得注意——盡可能地在溝通時避免說出「這個不行」、「那個不要」,大家會轉而思考每個想法背後的核心價值,嘗試將不同觀點整合,進而發展出更優秀的設計方案。這種兼容並蓄的態度,在浩漢設計產品設計團隊中顯而易見,這也正是設計師們能夠在發揮個人創意之際,從彈性的團隊協作中獲得更多靈感之由。
重塑經典:從過去汲取靈感,從想法落地概念
重視思考激盪的 Stanley 與產品設計團隊在確定設計方向後,就會進入工程驗證階段。「這個階段會進行 3D 建模、繪製工程圖,最重要的是要做實際模型打樣。」Stanley 娓娓道來:「當產品拿在手中時,才能真正感受到使用體驗,這時常會帶來新的發現與改進方向。」因此在公司裡,產品設計師也會有跨部門和模型工程師大量溝通的階段,因為浩漢的目標不只是設計出符合客戶規格的產品,更需要經過重重驗證與調整,替客戶開發出最有利量產的商品。
談及經典設計案例,Stanley 特別分享 JVC Dynamic MD-317L 麥克風:「這是一個將近七、八十年前的設計,但即使放到現在,它的設計理念依然令人驚嘆。」這個商務會議用麥克風以其簡潔的功能性設計,完美展現了「形隨機能」的設計哲學。它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麥克風,更是一個多功能的設計範例——它的支架設計讓使用者可以自由調整角度,可以立在桌上,也可以掛在牆上。「這種多功能性的考量,在當時是相當前衛的。」Stanley 如將眼中最酷的玩具把玩於手般,興奮解釋道。
另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產品則是在西班牙設計展上看到的遮陽傘設計:「遮陽傘不用的時候就像一棵樹,展開來使用時則延展成棕櫚樹的形狀。」這項設計完美地融入西班牙當地的文化風情與和民族性,讓人一看就知道怎麼使用,在在地說明了設計如何與在地文化緊密結合。
拆解臺灣設計關鍵字:靈活
而將目光回望故鄉,身為一位臺灣設計師,Stanley 也洞見臺灣產品設計產業的珍貴特質:「臺灣設計的優勢在於靈活度高,我們有很強的設計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堅實的製造基礎。」從簡單的日用品到複雜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臺灣設計師都能展現專業實力。
「然而我們目前較缺乏的是故事性。」他也指出臺灣設計面臨的挑戰:以美國的文化輸出為例,美國能夠自然而然地把英雄漫畫改編成電影,在作品中不僅傳達了美國文化價值,也獲得了全球觀眾的認同。Stanley 認為,臺灣其實同樣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可以轉化為設計語彙:「我們有獨特的山海風光,有百年的廟宇文化,這些都可以成為設計靈感的來源。」文化如何形塑經典,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元素轉化為具有國際視野的設計作品。
科技參與設計,是為了讓設計參與生活
我輩之人生於科技時代,不少人擔憂科技終將取代人類技術。然而浩漢設計直面 AI 浪潮,持續鼓勵團隊精準應用科技。面對 AI 等新興科技的發展,Stanley 一派輕鬆地莞爾一笑:「AI 的普及會讓設計更民主化,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設計過程。」他接著解釋道,透過 AI 的輔助,人們可以更容易地傳達設計概念,這會讓整個設計領域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同時 Stanley 也強調,科技終究是工具,設計師的核心價值在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它沒辦法幫你發現問題。真正的價值在於:設計師如何透過生活體驗,發現並解決實際的問題。」
既然科技參與設計,更顯設計師投身生活體驗的重要性,那麼未來的設計師該具備何種思維?談及趨勢與思維,Stanley 特別關注「觀察力」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銳的觀察力,比如搭公車時留心把手的設計,或是觀察帶著小孩的家長,如何在捷運車廂中安頓下來——這些都是累積設計靈感的重要來源。」細膩且深具洞察力的 Stanley 看見的,是設計如何貼合人性並緊扣人心。
當設計回歸本質,「人」永遠居於其中
「設計終究是要回歸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互動。」訪談尾聲,Stanley 如此總結,設計都是來自於生活,一位優秀的產品設計師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更要能通盤考慮使用者需求、量產可能性、成本效益,甚至後續的維修保養等各面向。
「如果設計能夠幫助一群人邁向更好的生活,那對整個社會的思維都是一種提升。」這番話不僅道出了他對設計的理解,也揭示了NOVA DESIGN浩漢設計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以人為本,從使用者需求出發,創造真正有價值的設計作品;在科技日新月異、快速演進的時代,如此設計思維延展了產品想像,寬闊了產品功能,再定義了產品價值。
我們已將相關訊息傳至總部
您可以透過下列建議點擊你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