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設計觀點
BLOG在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思維中,看見產品設計的真價值
BLOG
設計不只是造型,也是我們對這世界理解與洞察的表現
深耕工業設計領域超過 30 年,若問浩漢設計如何解讀我們自己的作品,以及日復一日執行的「設計」?
我們團隊對於設計意義的共識,是透過多種角度與的觀察,理解世界與人們的問題、以及問題背後的問題。透過設計找到解方,就是我們對這世界理解與洞察的表現。
因此產品設計不只是造型、機構設計或成本控管,也是我們參與世界的方式,它是理性與感性的對話,是技術與情感的平衡點。
總經理 Ivan 重視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思考方式,認為「理性的設計讓作品站得穩,感性的設計讓作品被留下。」因此,我們在面臨不同產業客戶的需求與專案挑戰時,會回歸設計的本質與我們對需求的洞察,提供解方。
設計思維讓創新更有溫度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設計思維是一種理解人的能力,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產業與科技變動中,找到創新的方向。
以人為本、以使用者導向來思考設計,我們在設計前期,透過一次次反覆檢視與討論去找出:
- 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如何讓使用者感受到設計所帶來的價值?
當我們能以設計回應上述問題,就能創造出被需要、被記住的產品,也就為客戶提升了他們的品牌價值、更站穩市場。這是浩漢設計所追求的設計服務。

(浩漢產品設計獲獎作品 - Air Care-Light)
理性築底,感性成形:設計的兩個靈魂
對我們而言,工業設計是一場從理性出發、以感性收尾的旅程。理性,讓設計在技術、結構與製程上保持專業與精準;感性,讓產品多了一份溫度與故事,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點。
發現「同理」是設計過程中,重要的思考脈絡之一。因為理解使用者的真實感受,設計才不會淪為形式或空有外觀。因此,我們的產品設計專案都盡可能從「理解」開始:
- 觀察人們的生活行為
- 傾聽使用者故事
- 在原型測試中找到最真實的反饋
這樣的思維方式,讓我們能不斷調整、修正,設計出來的產品也更貼近人心與需求。

(圖片來源:ThisisEngineering on Unsplash)
設計,是品牌與世界之間的語言
我們希望透過產品設計來協助品牌客戶與世界(消費者)對話。
每一個設計,不論是機能或造型的展現,都是在將品牌精神、產品核心價值具象化的過程。在這個設計思維的架構下,我們盡可能維持三個核心:
1. 設計是品牌語言
我們從品牌策略著手,在設計前就與客戶協作釐清品牌主張與目標客群,協助企業在產品中體現品牌價值,讓每個細節都在講述同一核心概念。
2. 設計是商業策略
每件設計都應同時要考量功能性、成本、可製造性與市場接受度。我們把「商學、工學、美學」三者視為設計的三大支柱,並在專案中不斷平衡取捨。
3. 設計是社會對話
設計不只改變產品,也改變生活方式。 當一件設計能被理解、被使用、被珍惜,它就能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這樣的思考,也是我們想希望傳遞給客戶的觀點。
讓設計被留下
這路思考方式,讓我們在理性中保持溫度,在創新中保有柔軟。在未來,我們希望持續以設計思維為核心驅動力,與業界、客戶及使用者共同探索更具創新性、共感性與永續性的產品設計道路,讓設計被留下,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設計的真價值。
* 本文章封面照片經 AI 後製處理,原圖來源:Zoey106 on photoAC
我們已將相關訊息傳至總部
您可以透過下列建議點擊你有興趣的文章。